近日,日产欧洲研发高级副总裁David Moss表示,日产已经成功开发出全固态电池,目标是2025年开始试生产,2028年生产一款由固态电池驱动的全新电动汽车。同时,David Moss透露,固态电池将大大提高存储和电动传输的效率,相比液态锂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一倍,充电速度也将提高三倍。 其实早在2022年4月,日产汽车就公布了叠层软包全固态电池(ASSB)电芯的试点生产设施,日产全固态电池试点生产设施位于日本神奈川县的日产汽车研究中心内。根据早前发布的“日产汽车2030愿景”,日产汽车计划到2028财年推出搭载日产自研的全固态电池(ASSB)的电动车型,并计划在2024财年在日本横滨建造试点工厂,在材料、设计和制造工艺等方面不断对试点生产进行研究。 从规划来看,在2023年初这个时间节点,日产高调宣布固态电池成功开发,也说明日产汽车在新电池的研发上进展非常顺利。而目前除了日产汽车外,前不久德国宝马集团也宣布,他们将打造全固态电池试生产线,2025年推出首辆原型车。以目前所看到的这一系列的发展进度,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预测,固态电池的时代即将来临。
目前液态电池电芯能量密度理论上可以达到350Wh/kg,但实际实现量产最高能量密度也就300Wh/kg。而使用固态电池可以轻松实现300Wh/kg-400Wh/kg。
而据日产介绍,从材料和性能组合考虑,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极限可以达到1000Wh/L左右,换算成重量能量密度大约为500Wh/kg。但在实验中,也发现了能达到更高密度的固体材料,但考虑到实际应用中,不能只追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还要综合考量快速充电性能、安全性、耐久性、成本等问题,所以实际在商用的时候,1000Wh/L是比较合适的,低温的时候希望能够发挥同样的性能。 对于固态电池的成本很多人也会提出质疑。据日产相关人士的介绍,在技术方面,由于全固态电池本身的能量密度高,随着单位体积能量密度的提高,企业可以实现电池的小型化,减少了原材料的使用。另外,目前的液态锂离子电池正极会用到镍锰钴等材料,但随着液态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价格在不断上涨,今后液态锂离子电池的成本也会不断升高。因此,全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方面,会采用无钴或者少钴,减少稀有金属的应用。同时在生产方面不断优化,最终成本也会一步步降低。
作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电池技术,目前全世界各大汽车厂商以及电池厂商都在努力研发固态电池,例如有我们熟悉的本田、丰田、通用、宝马,以及国内的比亚迪、宁德时代等等,而目前在进度上来说,日产算是这个赛道上跑的非常快的一名选手,这也证明了日系厂商在电动化这个赛道并没有完全落后,或许真正的竞争还在后面。
来源:潇湘晨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回收利用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回收利用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 邮箱:dchslm20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