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零售量为213.9万辆,同比增长191.9%。其中,10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16.4%,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更是达到了18.2%。
光大证券研报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到 20%,对应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24万辆;对应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1万辆,新能源汽车合计碳酸锂需求将达100.2万吨。
与此同时,碳酸锂价格不断飙升,截至今年1月14日报收于314600元/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426.9%。
但其价格涨势远未停止。澳大利亚锂矿商Allkem Ltd周二表示,由于对电动汽车电池所用金属的需求激增,预计2022财年下半年碳酸锂价格将较上半年上涨80%。
现阶段电对于池厂家而言,不怕涨价,只怕没货。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锂电池生产企业来说,目前能拿到货、保证原料供应稳定就已经很不错了。”一旦电池供应不足,很容易是去下游客户的信任,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被迫出局。
在此背景下电池企业承压严重,不得不将压力向下游传导。
宁德时代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为23%,与去年的26.56%相比下滑了3.56个百分点。
亿纬锂能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25.9%,但扣非净利润仅同比增长22%,环比二季度则下滑约13%。亿纬锂能方面表示,今年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了一定压力,三季度动力电池毛利率环比下滑接近2个点,主要是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由此导致三季度利润率下滑。
此前,有业内人士透露,有供应链内人士指出,国内一线电池厂,近期开始通知已签约定合约的客户重新协议价格,原则上报价拉升2成左右。并表示电池厂商2022年报价预估将全面上扬。
据外媒报道,三星SDI和LG Energy Solutions已经在最近通知了经销商,对电池销售价格进行提涨。其中三星SDI将21700标准圆柱电池的价格上调了 7-8%,LG Energy Solutions则将圆柱电池的价格上调了10%。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在去年的股东大会上表示。“如果(原材料价格)涨幅过高,肯定会影响我们的成本。但何时不得不将涨价压力传递给下游企业,宁德时代也在思考中。”
来源:电池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