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专委会、动力电池回收网主办,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汽车产业专委会支持,旨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
会上,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电池再生利用项目负责人吴厚发进行了以《废旧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闭环利用体系》为题的演讲。

吴厚发从行业发展现状、闭环利用体系、案例分析等角度进行了本次演讲。
一、行业发展现状
环境层面,近年来锂电池退役量爆发式增长,引发了安全和环保两个层面的难题,退役锂电池回收循环利用刻不容缓。
市场层面,退役动力电池仍有剩余容量梯次利用价值和有价金属再生利用价值。机构预测 ,2040年电池回收产生的锂金属将超过原生矿,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将是一座可以无限再生的循环矿山。
政策层面,双碳目标下,政府推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动力电池回收成为战略新兴产业。各类政策、规范推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范化发展,政府补贴优惠政策刺激产业链扩张。
但在吴厚发看来,电池回收仍旧存在政策监管执行力度难度大、环保压力增加、商业模式较为单一、渠道成本高、回收利用技术难点待攻克等问题。不过随着产业链整合进程加快、全球化布局的持续推进,电池回收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会。
二、闭环利用体系
据吴厚发介绍,当前我国持续完善政策,推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动力电池回收溯源体系、碳足迹核算机制的建立以及提高再生材料利用率。欧盟颁布的《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也要求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披露,新电池必须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材料(如锂、钴、镍)。
前端回收网络:行业正在构建以回收网点为枢纽,辐射电池/车企、材料厂商、综合利用企业、个人消费者的高效回收体系。
中端综合利用: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是构建动力电池闭环利用体系两大核心环节,各自发挥独特作用并形成互补。
后端资源循环:品质满足条件的再生材料重新应用于新电池生产,进入动力电池“生产-回收-再利用“的新一轮循环,有效减少对原生矿产的依赖,碳足迹比原生材料低50%~70%,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三、案例分析
吴厚发展示并介绍了公司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的项目成果。
在梯次利用领域,公司立足退役电池全生命周期的能量与资源价值安全、高效利用,以现有技术为基础,全面布局梯次利用技术体系,研发退役电池快速检测、容量重构等三大梯次利用核心技术,开发三款储能产品,在电力、交通、工商业园区等领域广泛应用。
力争2025年,实现多层级、全方位对电池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分析,保障储能产品安全、高效、稳定运行;2030年,实现高柔性、高兼容性以及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再生利用领域,坚持自主开发成效显著,技术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全流程技术储备,助力退役动力电池资源高效回收,以创新技术为引领,建成了国内首条免放电安全、清洁、高效的废旧电池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并在国内多个领军企业成功推广应用,获得客户认可。
以上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校验审核。
来源:电池工业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动力电池回收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动力电池回收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 邮箱:dchslm20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