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市场 > 企业 “光伏茅”隆基高光背后,难掩恐“掉队”的焦虑与不安!

“光伏茅”隆基高光背后,难掩恐“掉队”的焦虑与不安!

还是头顶“光伏茅”的光环,隆基绿能(601012)却已失去了“茅”的风采。

12月21日,伴随着A股走低,隆基绿能再次调整,收盘下跌2.66%,报收于43.61元,市值则来到了3306亿元,距离巅峰时的5500余元,已有2200亿元市值灰飞烟灭。

按照隆基绿能2022开盘价86.48元和21日的收盘价43.61元来看,其股价已经妥妥的“腰斩”,“追茅即赚”的投资逻辑已经行不通了。

与在市场上被“聪明资金”所抛弃反差强烈的是,不想被网友一语成谶的“隆基能绿”在光伏圈高光依然,尤甚过往。

2022年以来,隆基先是发布“隆基向晶葵”户用光伏品牌,又宣布成立“未来能源太空实验室”,未来将向太空发射太阳能电池板,之后又在第十四界无锡新能源展上放大消息,还再上央视财经《对话》栏目,又一次官宣HJT电池转换效率达到创纪录的26.81%。

据隆基对外宣传口径,这是中国光伏企业首次创世界纪录,代表了中国光伏走向世界,登上了世界光伏之巅。这个消息很振奋人心,让人瞬间联想到刘翔在110米栏夺冠后喊出的那句“中国有我,亚洲有我”那句话,特振奋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

只不过,略有小遗憾的是,这个纪录是由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认证的,仍停留于实验室阶段,没有量产,也没有经过官方实证平台验证,没有经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充分论证。

据李振国介绍,隆基绿能分别以26.74%、26.78%、26.81%连续三次刷新硅太阳能电池效率新纪录,这种成熟的技术和全硅片大面积的世界纪录在整个光伏技术开发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翻译成白话文,可概括为这四个字:隆基最牛!

套用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句式来说,这特李振国,也很隆基。

从布局氢能到推出“隆基向日葵”,从成立未来能源太空实验室,到TOPCon、HJT转换率13次刷新世界纪录,可以说隆基除了氢能业务零收入、“向日葵”品牌创意涉“移花接木”外,一向标榜研发投入第一的隆基总是不断创造传奇,制造惊喜。

财报显示,2012年至2022年6月,隆基绿能累计研发投入超160亿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隆基绿能研发投入达36.70亿元,占营业收入7.28%,占比进一步提高。

对于以技术创新带动行业进步,这是李振国喜闻乐见的事儿,更不吝支持与赞美。他指出,从总体上来说,与新技术推广带来的社会效益相比,隆基绿能持续聚焦科技研发,推动产业进步的决心,这个投入还是十分值得的。

可令人生疑的是,隆基的研发投入真的那么高吗?眼尖的人发现了一个“小Bug”,其上半年研发投入对外宣称是36.7亿元,实际上半年研发费用却仅为4.62亿元,其余32亿元的研发支出却被计入资本化了。

除了转换效率13次刷新纪世界纪录之外,隆基在组件尺寸技术创新方面乏善可陈,缺少创新突破点。

这其中,隆基备受诟病的是,在单多晶路线之争胜出后,开始转向保守,躺在单晶的“功劳薄”上吃老本,转向战略防御。

组件迈入大功率时代,当TCL中环、天合光能率先推出210尺寸硅片组件后,隆基始终迷信182尺寸才是最好的选择。隆基这种固执和自信,让其在未来大尺寸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了主动权。

据悉,210阵营中天合光能、阿特斯、东方日升,还有新进来的通威股份都建立了210兼容182的生产线,两种尺寸的组件都可以生产。反观,隆基却没有向上兼容210的生产线,陷入了选择上的被动。

据集邦咨询数据统计,当前全球已有超52家组件企业产线兼容制造210尺寸产品,企业数量占比超8成。

据集邦咨询研究,预计2022年大尺寸组件(182&210)产能为512GW,占比83%;其中210产能为287GW,占比46%,同比增长16%。到2023年,大尺寸组件(182&210)产能陆续完成布局,占比将达89%;其中210尺寸产能预计可达466GW,成为主流,占比达到57%。

押注单晶路线取得成功,让隆基自信心爆棚,固执己见。这种盲目的自信,让隆基丧失了抢占210硅片、组件市场的机会,未来恐存市场“双流失”和“掉队”的风险。

不可否认,隆基是A股市场上一家伟大的企业,它上市10年前市值增长逾百倍,仍是一家独大的存在。但肉眼可见的是,经过最新一轮垂直一体化扩产潮,隆基无论是硅片环节,还是在组件环节对其他企业的辗压性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目前,TCL中环到2022年的硅片产能将达到140GW,通过大尺寸扩产后产能可达到180GW,隆基绿能到2022年的硅片产能为150GW。某种程度上讲,硅片产能上双方已经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业绩增长方面,有着210大尺寸的加持,TCL中环连续多个季度实现了营收、净利三位数以上的高增长,而隆基绿能因体量大,失去了3位数以上的营、利增速。

此外,隆基体量扩大后,滋生的“大企业病”问题,也令其在未来发展中存在隐患。所谓“大企业病”问题指的是公司规模扩大后,管理机构臃肿,决策或执行机制缓慢,办事拖拉,效率低下。

隆基绿能在国内拥有7大产业集群,在海外拥有马来西亚古晋和越南2个产业集群,共30个工厂。如何对30余家工厂实行高效的管理,保证生产正常推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隆基管理层时刻都是考验和挑战。

结合上机数控徐州火这5死2伤事故,2021年11月份以来,隆基绿能高陵工厂、银川工厂、泰州工厂接连3次失火,也将其疏于管理的“大企业病”推向台前。

近期,TCL中环一反常态,主动去适应、拥抱市场,率先于10月31日下调硅片价格,进一步突显隆基反应迟缓“大企业病”问题。TCL没有收购前,国企体制的中环决策冗长,在市场战略多是被隆基牵着鼻子走。

如今,中环率先主动做出降价措施,开始引领市场,让隆基开始处于被动。这一微妙的战略决策,显示中环在主动求变,隆基的动作明显慢半拍。这种情形在过去基本少见。

当前,随着光伏新一轮垂直一体化扩产,硅片市场格局已由“两极”主导转变为“多头” 共驱。上机数控、双良节能、京运通、高景太阳能均在扩产,加上TCL中环,隆基绿能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加大。

与此同时,在组件端,坚持182路线的隆基绿能,不仅要面临210阵营天合光能、东方日升、阿特斯的挑战,也即将面临来自硅料巨头通威股份的冲击。

今年9月份,通威股份以较低的价格中标华润电力3GW光伏组件集采项目,该消息一经曝光,就引发了光伏市场“巨震”。其报价比主要竞争对手还低5分/W,被认为是可能引发组件“价格战”的重大信号。

通威股份现有组件产能14GW,又先后宣布在江苏盐城、南通各建25GW组件产能,全部达产后将形成64GW产能,进入组件第一梯队。通威有上游的硅料成本优势,切入组件赛道,对组件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

总体上,硅片环节,TCL 中环、高景太阳能、上机数控对隆基绿能构成了挑战,组件端,天合光能等携210大尺寸优势咄咄逼人,更有通威股份携硅料成本之威“重兵”压境。隆基绿能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比过去要严峻得多。这种情况下,隆基难免会产生焦虑与不安的情绪,而技术刷新世界纪录,“标榜”行业第一,无疑是应对挑战,舒缓压力的有效途径。

“大企业病”让隆基沉浸于成功的喜悦,过于自信、自大,上下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一如网友概括中环、隆基各自特点,中环不断否定自己,隆基不断否定别人。自大、托大,缺少对行业、对市场足够的敬畏,是隆基成名后隐约可见的标签。

据观察,隆基是所有上市公司高管信披违规频次最高的企业之一。2013年,隆基股份时任董事长李振国和时任总经理钟宝申曾在1年内三度遭到证监会警示或处罚,涉业绩“变脸”、信披违规等。

今年4月,隆基董事长钟宝申未经信披减持了1960万股票,套现13亿元,被指涉违规减持、信披违规。后来,隆基澄清说这笔交易是家庭财产分割,不算减持。

隆基说不算,那就不算!钟宝申卷入信披违规风波后,李春安出事儿了,这一次是实锤,与隆基也没半毛钱关系。

2022年8月,连城数控董事长李春安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被立案调查,这次是实锤。他的另一身份是李振国、李喜燕的一致行动人、隆基绿能大股东。同时,连城数控与隆基绿能还是关联公司,两家公司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

李春安出事儿后,隆基绿能火速发了公告,称李春安被查不会对公司经营和业绩造成实质性影响。

据了解,李春安和钟宝申是连城数控的实控人,连城数控又是隆基的关联方,李被立案调查导致连城数控13.6亿定增“流产”,李还曾是隆基最大单一股东,现仍持有2%左右股份。

作为隆基“三剑客”之一、李振国的一致行动人,李春安在隆基发展壮大过程中举足轻重,他的角色一度比董事长钟宝申还重要。2020年10月,李春安减持3771.76万股套现34.3亿元。当年12月,李春安以每股70元价格将所持隆基2.26亿股股份转让给高瓴资本,交易价格高达158亿元。

累计套现近200亿元后,李春安淡出隆基绿能管理层,开始掌舵与隆基存在关联交易的连城数控,连城数控也在北交所上市,李振国、李春安、钟宝申三人,隆基绿能与联城数控两家公司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是否会造成实质性影响,显然不足以一纸通告就能彻底“切割”。

与此同时,面对新一轮行业洗牌,市场竞争加剧,隆基绿能显然需要做好多手准备,正确认识自身的长板与短板,充分认清市场形势,主动调整市场战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创世界纪录的转换率付诸于生产实践当中,这样才能巩固世界第一的位置,重焕“光伏茅”本色!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uploads/allimg/20211206/1-2112061524541R.jpg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ttps://m.weibo.cn/u/748033233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