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资讯 > 人物 付炳锋:预计中国汽车市场未来5年保持稳定,2025年有望达3000万辆

付炳锋:预计中国汽车市场未来5年保持稳定,2025年有望达3000万辆

2020年12月11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召开。峰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付炳锋 致欢迎辞。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付炳锋:预计中国汽车市场未来5年保持稳定,2025年有望达3000万辆(图1)

尊敬的陈平副司长、白华处长,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光临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向出席本次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首2020年,从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按下了“暂停键”,到第二季度逐步复苏,第三季度逆势爬坡,第四季度全面恢复,基本实现与去年持平。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我国汽车市场经历的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严峻挑战,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才有今天的正常秩序,同时大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复市,大大对冲了疫情的不利影响。在乘用车方面,在行业积极努力下,更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出台的促进汽车消费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诸如增加小客车指标、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再加上各地相继推出的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较好地释放了汽车市场需求,为促进汽车市场回暖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全年有望取得销售2000万辆的较好成绩;在商用车方面,得益于“新基建”和老旧车淘汰政策所带来的需求红利,及时“限超”等有力措施,全年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大关,创造历史新高,对总量提供有力支撑。总体而言,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500万辆,同比降幅可能收窄到2%以内,大大好于年初预期。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强大恢复能力和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行业将经历一轮转型升级的爬坡过坎期。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机遇。经过本轮升级的中国汽车产业将更加具备国际竞争能力,中国汽车市场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期。具体来看:

 

第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正加速推进汽车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首先,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先后出台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同时,新技术的跨界融合、以大数据为主要载体的“软件驱动汽车”正快速提升产品的迭代速度;汽车正逐步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这个转变将对汽车消费者,特别是我们的消费主力军(80后、90后群体)突显出巨大的吸引力,这也将创造更多更大的市场需求。

 

第二、中国汽车市场总体来看潜力依然巨大。一方面,一二三线城市由于人口的净增长,汽车刚性需求仍然很大。今年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放宽了限行限购措施,比如北京,通过以缓解家庭用车难的问题,进一步刺激了汽车市场的刚需。另一方面,在低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这方面的消费需求还有待挖掘。目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汽车行业是扩大国内循环,实现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必将推动汽车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

 

第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拉动汽车市场消费升级。汽车消费升级主要体现在换购、增购中,15万元以上的中高端汽车销量占比逐年增长。残酷的市场竞争淘汰了一批竞争力不强的弱势企业,但消费升级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一汽、吉利、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车企近两年迅速崛起,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也逐步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市场竞争的加剧正促进车企加速转型,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庞大的市场空间加上过硬的产品实力,将助力中国汽车市场保持稳中向好发展。

 

我们预计,明年汽车市场将呈现缓慢增长态势,未来五年汽车市场也将会保持稳定,2025年有望达到3000万辆。与此同时,逆全球化,新兴经济体崛起遇阻;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重塑;经济换挡,高增长时期隐性矛盾凸显等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汽车产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和逐步适应。在固链、补链、强链等方面正在苦下功夫,压力正在变成动力,假以时日,短板终将变为机遇和长板。总体而言,我们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充满乐观,同时,也要警惕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uploads/allimg/20211206/1-2112061524541R.jpg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https://m.weibo.cn/u/7480332336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