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产棒状硅后,协鑫科技的颗粒硅战略显出效果。
华夏能源网获悉,8月29日晚间,协鑫科技公告上半年财报:营业收入209.46亿元,同比增长41.8%;归母净利润55.18亿元,同比减少21.9%。
对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协鑫科技表示,是“受益于本公司颗粒硅产能持续增加,多晶硅销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而归母净利润的下降,协鑫科技方面称,公司上半年受到了“多晶硅价格急速下跌”的影响。
协鑫科技是协鑫集团旗下港股上市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硅料生产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行业内少有的采取硅烷流化床法制造颗粒硅的企业。
多晶硅按产品形态可分为颗粒硅和棒状硅。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棒状硅市占率为92.5%,颗粒硅为7.5%。棒状硅目前占据市场主流,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等龙头企业都采取改良西门子法制造棒状硅。
但协鑫科技正试图打破现有市场格局。华夏能源网注意到,协鑫科技此前曾发布公告,称要将有限的产能转移至高毛利的颗粒硅。公司于今年6月停产了棒状硅,全面押注颗粒硅。
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协鑫科技在徐州、乐山、包头三大基地的颗粒硅有效产能已达28万吨,已运营及在建的颗粒硅项目总产能达40万吨。
产量方面,协鑫科技上半年颗粒硅产量约82,359吨,较上年同期增加634.3%。
协鑫科技称,其在多晶硅市场的市占率已由去年底的10.3%提升至15%以上,预期未来市占率将达到30%以上。
那么颗粒硅是否代表产业未来趋势?东证期货在研报中分析称,“未来,颗粒硅是否能够替代棒状硅,关键点在于成本优势能否覆盖质量劣势、下游应用效果如何,以及硅烷安全问题能否解决。”
在降成本方面,协鑫科技在半年报中透露:2023年6月,“颗粒硅平均制造成本较去年年底降低41%。”其中,乐山协鑫颗粒硅项目的生产成本在7月时已降至约35.68元/公斤,即约3.57万元/吨。相比其他硅料企业至少4万元/吨的生产成本,协鑫科技的颗粒硅成本优势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