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论坛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专委会、动力电池回收网主办,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汽车产业专委会支持,旨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
会上,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洁海瑞泉膜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杰进行了以《高效节能的气态膜法废水脱氨技术在电池回收领域的应用》为题的演讲。

因此,氨氮废水资源化、达标治理,成为政府、环保工作者、企业用户的共同诉求。
目前,有13项可规模化应用的废水脱氨技术。例如,生化、精馏、氧化、沸石吸附、纳滤、多效蒸发等,但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市场亟需节能、高效、经济、可规模化应用的废水脱氨技术。
在后续的演讲中,秦教授着重介绍了气态膜法脱氨技术。
一、气态膜法脱氨技术介绍
气态膜法脱氨技术的特征是:疏水微孔膜两侧分别流过含氨废水和酸性吸收液(膜壁微孔充满气体),以膜两侧氨分压差为驱动力,解吸和化学吸收同时发生。具有液传质界面大,传质效率高;近常压操作,操作条件温和,操作费用低;疏水膜材料建造,无腐蚀,操作性能稳定等特点。
但同时,这一技术也面临着加碱成本高、沉淀种类多、重金属络合、废水表面张力低等挑战。
二、洁海瑞泉气态膜技术优势
据秦教授介绍,洁海瑞泉经过三十载技术研发积淀,具有丰厚的技术储备,可实现PP、PTFE膜、膜组件及设备的自主生产,现已在工程项目中实现应用。
随后,秦教授从膜性能、相对物化过程、相对厌氧氨氧化等角度分析了洁海瑞泉气态膜技术优势。
此外,洁海瑞泉气态膜技术在运行成本方面同样具有竞争力。
据介绍,相对传统吹脱(气提)脱氨,在充分考虑膜组件使用寿命(2~3年)带来折旧费的情况下,气态膜法废水脱氨工艺年节省的运行费用大致相当于在年内就完全收回了整体气态膜法废水脱氨项目的投资成本,即一年节省的电耗就大致可以回收投资成本;而且在未来的整体设备折旧期内(一般7~10年)每年都有这样的节省。
总体来看,气态膜法废水脱氨技术有着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既可作为某些废水处理的“开路先锋”,也可作为 “殿后部队”,应用于多种行业氨氮废水处理及氨资源化回收。
以上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校验审核。
来源:电池工业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动力电池回收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动力电池回收网)”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13126904348 邮箱:dchslm20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