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德国、台湾辉能科技宣布在固态电池重大领先优势的情况下,2024年半固态电池装车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更多固态电池项目加速落地,据电池工业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超过460亿的固态电池项目开工、签约。
4月12日,广汽集团在广汽科技日上发布了全固态电池技术成果“昊铂电池”。
5月17日,国轩高科发布第一代全固态金石电池,金石电池采用全固态技术,能量密度高达350Wh/kg,能量密度对比主流三元锂电池提升40%以上。
2024年5月24日晚上,上汽集团在上海举办了以“向新十年”为主题的新能源技术发布会,宣布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固态电池名为“光年”;
证券时报表示,随着研发驱动技术的逐步突破,固态电池产业化望提速,产业链公司受益。据悉,不同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对所用负极材料要求有所不同。当前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中负极材料可兼容现有的石墨、硅基负极等。
硅碳负极因具有高比容量和改善循环稳定性的潜力,成为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一个重要方向。
因硅基材料其高理论比容量和“高容量+高工作电压+低成本”的综合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被视为新一代锂电负极材料,在固态电池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硅基材料中,硅碳负极是电池效率提升的关键途径。硅碳材料能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还具备高安全性和储量丰富的特点。此外硅碳材料的快速充电性能优越,其结构能从多个方向提供锂离子嵌入的通道,从而实现高效的快充提升效能。
负极材料头部厂商杉杉股份表示,该公司硬碳负极产品可与石墨负极产品掺混用于半固态电池。杉杉股份硬碳负极产品的容量、高温和加工性能领先,自主设计的千吨级硬碳产线建成投产,已实现在钠电、锂电(含半固态电池)和超级电容领域的批量应用。
在硅基负极方面,消费电子、电动汽车用半固态电池将主要使用气相沉积法硅碳负极。杉杉股份气相沉积法硅碳负极技术领先,新一代硅碳产品在头部客户测试中保持领先,相关核心技术已获得美国、日本的专利授权,并计划在2024年8月实现投试产。
杉杉股份自2009年开始硅基负极的研发,已突破硅基负极材料前驱体批量化合成核心技术。硅氧产品已批量供应海外头部客户,并实现装车,同时攻克了二代硅氧低温循环难题,进入全球优质电动工具厂商供应链.目前,杉杉已实现硅基负极批量供货,并规划了宁波4万吨硅基负极一体化基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