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安徽实现汽车强省的必由之路。当前,安徽省已正式启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3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10%以上,零部件就近配套率达到70%以上;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布局支持合肥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7月上旬,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来到安徽,与合肥市委主要领导商谈推动全面战略合作,有关合作项目将于8月底开工建设。这个项目是近年来合肥市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个重磅项目,将助推安徽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比亚迪拥有雄厚技术积累和良好市场口碑,连续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国内第一。接下来,安徽还将积极引进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企业及研发、制造项目,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将支持合肥市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全省还计划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一方面,以合肥、芜湖、安庆等市为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基地;以合肥、蚌埠为重点,打造动力锂电池产业基地。另外一方面,以合肥、六安、铜陵、芜湖等市为重点,打造燃料电池产业集聚区;以合肥、马鞍山等市为重点,打造新能源商用车基地等。
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场景10家左右
一辆小巴士里,没有方向盘,也没有变速器操纵杆,凭借着高频段毫米波雷达等技术实现自动驾驶,它还暗藏了提前预知路况、手势控制车辆、防止儿童遗忘等黑科技。这是智能网联汽车在包河区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内自由穿梭的情景。
接下来,安徽省将加强新能源汽车与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互联,进一步开放自动驾驶测试环境,扩大测试道路里程,支持合肥、芜湖、安庆、宣城等地,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
同时,支持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在BRT、矿区、工厂、港口等特定区域的商业化示范应用。按照目前的计划,2021~2023年,全省将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场景10家左右。
智能化
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镇,如今,在合肥已经集聚蔚来、江淮、大众汽车(安徽)、安凯、长安、奇瑞(巢湖)等新能源汽车企业120余家,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和配套的完整产业链。2021年的前5个月,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量4.56万辆,同比增长2.4倍,产值同比增长了63.6%。
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在这方面,安徽省将支持相关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提升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智能化水平。
按照部署,2021~2023年,全省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培育打造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0家左右,并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与互联网、5G通信等企业合作,打造省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平台。
支持给予路权通行、停车等适度优先权
“十三五”时期,安徽新能源汽车累计实现产量49.5万辆,占全国比重9.8%,其中2020年产量10.5万辆,位居中部地区第一、全国第四。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5月,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15647辆,位居全国前列。
今后,这一数字还将不断被刷新改写。自2021年起,安徽省内新增及更新的公务用车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且每年在上年度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机要通信用车和老干部用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
如今在合肥,新能源汽车在路内停车,城泊每天都可以享受优惠。接下来,安徽鼓励各地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措施,推进老旧车辆提前淘汰更新为新能源汽车,创建推广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支持各地给予新能源汽车路权通行、停车等适度优先权,减免部分停车费用。
3年建充电桩4万个,爱车“吃饭”更方便
近日,合肥市建投集团所属充电公司与合肥新亚出租公司合作的充电站项目正式签约落地,该项目位于瑶海区新蚌埠路与临泉路交口,拟建大功率直流充电桩30个。在保障电动出租车充电需求的同时,今后也对社会开放。作为合肥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充电公司成立3年多来已建成上线充电设施超1万个。
在配套基础设施方面,全省将充分利用公园、商场、酒店、医院及道路停车场等用地布局充电设施;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模式和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公共充电体系。今后,“喂饱”自己的爱车将更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