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工汽车网获悉,最新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2.3万辆和299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市场渗透率达到12.7%。
其中,11月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17.8%,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甚至达到19.5%,仅用了11个月的时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就来到300万辆级别,这一成绩远高于预期。各方普遍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从130万辆到300万辆,再到预期的6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真意义上迎来“爆发元年”。
随着新能源汽车由政策驱动逐步转变为供给驱动,供给端的车企推出越来越多优质车型,进而带动销量提升。
造车新势力开启年度新格局
刚刚进入新的一年,造车新势力便迫不及待地发布了12月份的销量成绩。其中,小鹏汽车以98155辆位居全年交付量方面首位,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分别位居二、三位。
2021年12月小鹏汽车总交付量16,000台,同比增长181%。第四季度累计交付量41,751台,环比增长63%,同比增长222%。2021年小鹏汽车全年总交付量达到98,155台,为2020年的3.6倍,成为造车新势力销量总冠军,一骑绝尘。
除一线品牌外,二线造车新势力也表现不俗。威马汽车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头部代表,12月交付智能纯电汽车5,062辆,四季度累计交付15,114辆智能纯电汽车,创单季销量历史新高。2021年,威马汽车全年累计交付44,157辆,同比增长96.3%,接近过去三年累计交付量总和。
随着销量的不断增长,新势力企业将推出更多车型,品牌效应得以继续扩大,销量也将继续提升。
“双积分”下传统车企迫切转型
我国自2005年启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管理标准以来,乘用车节能目标不断加严,对乘用车行业减碳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技术的发展,零排放汽车逐渐在乘用车低碳发展的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7年“双积分政策”应运而生。
11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会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在京组织召开《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上,各部门表示将正式启动“双积分”政策修订工作。
疯狂的“双积分”交易下,传统车企“盯上”豪华新能源车市场,加速电动化转型。2020年以来,不少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车方面不约而同地推出全新高端品牌,或将旗下新能源车品牌独立运营。包括长城汽车的沙龙、吉利控股集团的极氪、东风集团的岚图、长安汽车的阿维塔以及上汽集团的智己等。
乘用车股比放开掀起新一轮合作热
1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明确指出,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外国车企可以在华独资,乘用车股比放开将带来新气象。
早在2018年,特斯拉就成为了合资股比开放的受益者,2018年7月,特斯拉宣布以独资形式进入中国,在上海建设工厂生产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车企。
此外,比亚迪与戴姆勒共同宣布,双方已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完成后,戴姆勒和比亚迪将分别持有腾势10%和90%的股份。
当今国内出行业态正在面临大变局,汽车电动化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全球的气候变化、中国“双碳”战略等承诺,民众环境环保意识增加,让新能源汽车在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