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蓝新能源8月26日宣布,公司近日完成数亿元B轮战略融资,此次融资由长安汽车旗下安和基金及兵器装备集团旗下多支基金联合出资完成。
这是太蓝新能源的第6轮融资,也是继上汽与清陶能源、蔚来与卫蓝新能源后,国内第三家大型车企与固态电池企业与大型车企深度融合的案例,标志着固态电池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产业化应用正在加速推进。
全固态电池刷新记录
作为备受瞩目的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等优势,正逐渐引领产业趋势。
太蓝新能源便是固态电池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今年4月,太蓝新能源宣布成功制备超高能量密度720Wh/kg,单体容量120Ah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刷新了模块化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单体容量的世界纪录。
今年8月,太蓝新能源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北京正式落成,助力其打通固态电池从中试线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长安汽车也在固态电池领域早有布局。其曾宣布,计划到2030年推出液态、半固态、固态等8款自研电芯,形成不低于150GWh的电池产能。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资本已经显现了对固态电池前景的看好,但其还面临着成本过高、难以大规模量产等问题,产业化仍需要时间。
例如,近期连获两个涨停板的鹏辉能源在公告中表示:计划于近期召开新产品技术发布会,本次为公司固态电池等产品技术的发布,但按计划预计一年内不会大批量生产。
宁德时代也透露:公司在全固态电池上持续加大投入,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广汽集团也宣布:全固态电池走过试验阶段,将于2026年量产装车。
就目前来看,在量产真正到来之前,业内对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态度依然较为保守。不过随着有关鼓励政策的出台、AI智能的快速发展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加持,将有望加速全固态电池的研发速度。
车企开启创新周期
近10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电池技术创新也成为汽车产业前行的突破口之一。
而固态电池,就是下一轮电池技术创新的关键。
与长安汽车相同,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龙头,上汽集团也是早已开始关注固态电池的发展。
自2018年起,上汽集团与清陶能源便围绕固态电池技术展开了相关合作。
2020年—2023年,上汽集团接连团参与了清陶能源e+轮融资、F++轮融资和G+轮增资扩股,现已成为清陶能源第一大股东。
据了解,上汽集团和清陶能源联合开发的第一代固态电池已完成装车试验,测试车辆最大续航里程达到1083公里。在规模化应用后,电池成本将比同等规格磷酸铁锂或三元电池低10%-30%。
此外,作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汽车“嗅觉”同样十分敏锐。
2021年2月,卫蓝新能源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为复奇投资、海松资本、华融瑞泽、武岳峰科创、光跃投资。其中,领投的复奇投资属于蔚来系。
2021年11月,卫蓝新能源再次获得约5亿人民币新一轮融资,蔚来资本又参与了这一轮融资。
同年,双方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发布1000公里续航固态电池,并在2023年完成交付。
近些年,车企在电池领域的布局愈发深入,其对固态电池企业的战略投资,不仅为企业提供了雄厚的产业背景,也将进一步促进固态电池技术在整车应用中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