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消息称,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关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今年以来,芯片成为汽车行业的热点话题。国内外多家车企受芯片短缺影响,不得不采取减产、停产措施。
具体到车企来看,7月22日,丰田汽车表示受零部件短缺影响,该公司于已暂停其在泰国三座工厂生产活动,大众汽车也表示,芯片短缺导致产量损失累计高达6位数。此外,受芯片短缺的影响,沃尔沃、通用、福特、本田、日产等多家车企已经大面积停产。
据IHS预测,2021年第一季度由于芯片短缺所引起的轻型汽车减产数量达67.2万辆,第二季度的汽车将减产130万辆。巴克莱分析师布莱恩·约翰逊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芯片仍将供不应求”。
在芯片短缺的大背景下,芯片供应商“抬价”似乎成为行业“默契”。
2020年11月,荷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去年11月宣布涨价,称由于上游供应商提高了价格,公司不得不将这些成本转嫁给客户。
同月,汽车芯片厂商龙头NXP(恩智浦)涨价函流出,恩智浦向客户表示,因面临产品严重紧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双重影响,决定全线调涨产品价格。次月,意法半导体通知自今年1月起涨价。
今年6月,世界先进、力积电、中芯国际、格芯等芯片制造代工企业发布消息称,今年三季度可能再次提高8英寸和12英寸晶圆代工报价。代工了全球70%的汽车芯片的台积电,则直接取消了今年给客户的所有订单折扣,变相提高了芯片代工价格。
价格根据供需关系调节本无可厚非,但据业内反馈,各类型芯片价格普遍上涨5-20倍,芯片价格上涨似乎出现不可控的情况。
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叠加涨价的双重压力,同样传导到给了中国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和汽车市场,“缺芯”持续蔓延的情况下,芯片的产能将直接影响到车企的产能。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6.9万辆和1289.万辆,同比上涨24.4%和25.6%。但从6月单月产销情况来看,产销数据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数据显示,6月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4.3万辆和201.5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8%和5.3%,同比下降16.5%和12.4%。
受影响较为严重的上汽大众今年5、6月份的产销量都出现明显下滑,5月份上汽大众产量同比下跌幅度达20%左右。
“在整个半导体产业,现在几乎没有什么产能空间,所有厂商都在满负荷运营,”市场调研公司VLSIresearch总裁里斯托·普卡表示,为此,部分车企甚至派遣人员在芯片制造商门口蹲点,以便抢先对手将新生产出来的芯片拿到手。
“公司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一直有高层领导蹲守上海。”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就曾在股东大会上表示。
另有业内人士透露,“中国的部分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正在以最高20倍的价差收购芯片,这是现在真实的环境。”芯片的竞争正逐渐演变为车企的竞争。